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那么终身教育教学特点有什么呢?
一、教学特点
终身性
这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全民性
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员达贝提出终身教育具有民主化的特色,反对教育知识为所谓的精英服务,是具有多种能力的一般民众能平等获得教育机会。而事实上,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因为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
广泛性
终身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可以这么说,它包括人的各个阶段,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场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终身教育扩大了学习天地,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灵活实用
现代终身具有灵活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二、实现方式
按照教育阶段分为:婴儿、幼少年、青壮年、中年、老年五大阶段。
按照教育方式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成人教育)三种教育方式,三种教育方式在个体终身学习实践中的体现。
按照教育体制又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中学)、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五个教育阶段;其中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初级中学、高级中学;高等教育有三种教育方式分别为: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
出于本能,个体在其一生中参加各种使之生存发展的教育、学习活动,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生命终结。在五大阶段中每个阶段接受教育、参加学习的情况都各有差异。
婴儿阶段
主要接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向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学习,这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学习,属于不正规教育的范畴。
幼少年阶段
继续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并逐步接触所在社区和学校,接受系统的正规化的学校教育,启蒙人生,增长学识。因此,个体在这一时期接受正规和不正规两种教育方式。
青壮年阶段
仍然接受家庭、社区和学校教育,逐步趋向成熟,并开始接触社会。随着传统的一次性学习任务的完成,走出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在这一阶段。个体为了满足就业和转岗的需要。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接受再教育,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因此受到正规、非正规、不正规三种教育。
中年阶段
为了事业有成,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家庭、社区、学校、社会等一切学习领域都被充分占领,同时接受不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老年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进入垂暮之年,在这个阶段,为了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个体将继续利用家庭、社区、学校和大部分社会学习空间,主要通过不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两种方式接受新知识,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为社会发挥余热,以实现"老有所为"的人生价值。
三、意义
终身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彻底改变了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的观念。
其次,它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改变将学校视为唯一教育机构的陈旧思想,使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局限,从而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
再次,它引发了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革新。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已有的文化,更要培养个人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将发生根本变化,代之以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开放式的关系。
最后,它的多元化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